/* course button style */
EN / /

首頁 / 流金頌寶庫 / 流金頌社區計劃



   
 宗旨
透過提供一個平台作為試驗、考證及展示創新及可持續之服務模式,以配合轉變中的長者需要,提升長者生活質素,並與大眾分享創意晚年的訊息。
 特色
  • 從長者的需要及角度作為服務設計之起點,並透過跨界別的協作,開拓及推動社區資源,使長者得到發揮機會及適切的照顧;
  • 計劃過程中,跨界別伙伴單位將攜手探索及發展先導服務模式;
  • 透過推行及參與計劃,服務使用者及伙伴單位在這個互動過程中將重新定位,發展新的角色及關係,改變社會人士對長者的看法、革新照顧長者的模式,讓長者生活在一個更健康、喜樂及積極的環境;
  • 注入實證科研,務求以客觀、科學的研究方法,量度及驗證服務模式的成效。
 項目成效
流金頌共推出十項創新的社區計劃,以配合長者不斷變化的服務需要。項目主題包括慢性病管理、康復、離院支援、癡呆症、心理健康、退休、長者就業、代際共融、預防虐老以及醫社合作服務。社區計劃惠及共超過 166,000 名老年人、護理人員、業界人士和公眾,部份服務模式在計劃完結後被繼續採用。
 

進行中的計劃

位於新界大埔的「賽馬會流金匯」是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的社區計劃「流金頌:賽馬會長者計劃新里程」其中一項先導計劃,由香港中文大學協助管理,為長者提供醫社合作的一站式服務。
與中文大學合作
已完成計劃

計劃涵蓋五大元素,包括診斷、公眾講座、長者中心講座、為腦退化症及其照顧者提供跟進服務以及公眾教育。 十六噸重的流動車設有多元化醫療設備及有護士及社工當值,在三年內走遍全港各區,每區平均停留約兩個月。
與聖雅各福群會及高錕慈善基金合作

秉承「代際共融」的理念,本計劃旨在提供機會,加深不同年齡組群人士彼此的了解和尊重,讓代際關係得以增進,提倡不論任何年齡,均可互相扶持,一起貢獻社區。計劃透過以下四個範疇,達致「無年齡障礙共融社區」的願景﹕「推廣社區教育」、「促進代際學習」、「建立代際義工隊」及「推廣文化承傳」。
與香港仔坊會社會服務合作

以適應性懷緬治療為基礎,協助獨居及兩老同住的長者發展和強化抗逆能力,於生活當中加以運用,以促進心理健康。
與嗇色園及香港大學合作

計劃提供簡便的求助途徑,以及適時的支援予被虐/懷疑被虐的長者及其他當事人,並實踐以長者為中心的「增權-調解」介入手法,旨在減低虐老事件發生的機會,並促進被虐/懷疑被虐長者及有關當事人重塑彼此尊重的相處模式。本計劃亦藉著實證研究,尋求適用於華人社會處理虐老個案的介入模式,推動社群建立互相尊重關愛的社會。
與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及香港大學合作

透過朋輩導師計劃,訓練退休人士擔任朋輩導師,協助即將退休人士培養主動型興趣,為退休作好準備,以促進退休後的生活適應和身心健康。
與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及香港大學合作

計劃抓緊長者中風後首半年的「黃金復康期」,透過密集治療,提升患者的復康進度及機會,並在「用者自付」的原則下,提供較高水平而自費的服務選擇,同時亦為公營服務分流減壓。此外,計劃讓患者及家人參與議訂照顧計劃,亦按時與他們透過錄影片段及收集所得之數據檢視進展。除了跨專業團隊合作外,更中西結合,加入針灸、復康電腦軟件程式的應用,作出「針對性」治療。
與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合作

計劃目的是建構及推行一套適合香港情況的「友待長者就業」概念及相應的審評工具,例如:實踐彈性工作時間、靈活調配工作、友待之工作環境及政策上的支持等;並向政府、企業及社會大眾進行倡導工作,期望營造長者就業的社會氣氛,以改變社會人士對長者就業的態度,令香港成為支持長者就業的城市。
與耆康會合作

計劃以長者離院後的28天作為支援時限,著重「社會資本」的理念,並以自1975美國廣用的"奧馬哈系統" (Omaha System)作本計劃的個案評估及服務介入藍本;亦透過醫、社、學術團體跨界別協作,為有需要之長者提供支援服務,協助長者出院後的各種適應問題,提升其自我照顧的能力及信心。
與救世軍、香港理工大學及伊利沙伯醫院合作

計劃以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發的「慢性疾病自我管理課程」(Chronic Disease Self-Management Programme,簡稱CDSMP)為藍本,讓有慢性疾病的長者學習一套「自我管理方法」,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及改善健康狀況,提升長者掌管個人病患的責任。
與救世軍及沙田醫院合作

首頁

關於我們



關於流金頌


關於流金頌
護老有e道


聯絡我們

護老有e道網上課程



專業人員護老學習課程


護老小貼士教學動畫

流金頌培訓教材

手機應用程式



「健康寶」

流金頌寶庫

流金頌社區計劃 公眾教育 領袖培訓及科研 流金頌資源

© 賽馬會流金頌護老有e道 2024 版權所有
私隱政策  |  免責聲明

回到頂部 ▲